菏泽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紧扣改革创新主旋律,锚定务实奋进主基调,以有为有解的魄力、砥砺前行的决心,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,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,开辟新局面。
一、交易规模攀升,发展动能强劲
菏泽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持续深化“应进必进”改革,严格落实市政府关于公共资源交易项目进场要求,推动财政性资金、国企资金项目全部纳入平台规范交易,持续提升公共资源交易项目服务保障能力,实现“平台之外无交易”。一是交易规模再创新高。2025年第一季度,菏泽市公共资源交易交出亮眼“成绩单”,交易规模再创新高。全市完成交易总量663宗,同比增长3.76%,交易总额达89.9939亿元,实现资金节约1.2741亿元,节支率达到1.41%。其中,市本级完成交易总量198宗,同比增长51.15%,交易总额9.822亿元。二是网上商城数据亮眼。全省齐鲁云采网上商城农副产品馆更是成绩斐然,订单成交金额509万元,居全省第一位,彰显了菏泽市农副产品的竞争力,为全市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。三是跨省协作破除壁垒。2月底,全市首个跨省国企租赁权项目——苏州爱能吉(菏泽)产业园写字楼出租项目成功交易,通过“跨省协作+线上竞价”模式,打破地域限制,为国企资产盘活开辟新路径,提升了菏泽市公共资源交易的影响力和示范效应。
二、服务创新升级,营商环境优化
菏泽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积极探索创新,在打造公平公正交易秩序、营造优质营商环境方面树立行业典范。一是经验推广,树立行业标杆。菏泽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受邀参加市政府新闻办“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”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,推介中心典型经验做法,着力打造更加公平公正的交易秩序,营造更加优质的营商环境,也让社会公众对公共资源交易工作有更深入了解。二是“五办三公开”,提升服务效能。为落实全市优化营商环境会议要求,中心创新推出“五办三公开”模式。“一网办”实现交易业务全流程线上办理,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;“一门办”整合服务资源,让企业群众办事“只进一扇门”;“限时办”明确业务办理时限,提高办事效率;“一码办”通过扫码获取业务信息,方便快捷;“帮办代办”为企业群众提供一对一贴心服务。同时,对所有业务实行“网上公开、文字公开、扫码公开”,确保交易过程透明、信息对称。自实施以来,已累计服务企业群众1106余次,服务效率提升30%以上,切实为企业群众带来便利。三是跟踪回访,倾听市场声音。建立进场交易项目跟踪回访制度,由中心班子成员通过上门走访、召开座谈会、电话回访等多种方式,对进场项目逐一开展回访服务。通过回访,广泛征集市场主体意见和建议,深入了解企业需求,及时发现服务中的不足并加以改进,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,增强市场主体满意度和获得感。四是减负惠企,释放资金活力。积极协调金融机构,将投标电子保函费率由2‰降至0.8‰,为全省最低,有效减轻企业资金压力,助力企业发展。第一季度共开具电子保函释放企业资金1336万元,同比增长76.25%。五是智慧赋能,创新服务模式。率先在全省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探索使用“DeepSeek+智慧服务”服务体系,并完成本地化部署应用。通过建立公共资源交易业务语料库,拓展智能问答、智能检索等应用场景,实现交易服务智能化、精准化。
三、强化廉洁建设,锻造过硬队伍
菏泽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坚持将党风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同谋划、同部署,以“清廉机关”建设为抓手,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。一是廉洁宣誓,筑牢思想防线。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开展提升服务、廉洁自律宣誓活动,并制作《清廉之誓》专题片在中心大屏滚动播出。通过庄严的宣誓仪式和生动的专题片,引导干部职工切实增强廉洁自律意识,时刻保持清醒头脑,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,以更加优质、廉洁的服务投身公共资源交易工作。二是联动学习,提升综合素养。构建“1+8”市县两级联动学习机制,加强“菏正易”讲堂品牌建设。第一季度,累计开展人文素养提升、政策法规解读、业务技能培训等专题讲堂9期,实现市县两级300余名干部职工同步参训。通过联动学习,进一步提升干部职工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,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、业务精通、作风优良的公共资源交易队伍。三是阳光政务,增进社会信任。围绕“阳光政务•菏心菏力”主题,每月开展政府开放活动。邀请服务对象、社会公众走进交易中心,了解交易流程、观摩交易现场、参与互动交流。通过活动开展,进一步提升“菏正易”文化品牌影响力,提高服务对象对公共资源交易工作的满意度,切实推进阳光、透明、开放、服务型政府建设。
下一步,菏泽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将继续以改革创新为动力,以务实奋进为支撑,不断优化交易服务、提升交易效能、强化廉洁建设,为菏泽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!
来源:菏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